浙江海港:“拾”级而上 向海图强
发布日期:2025-08-29 来源:

图片

东海浩荡,大潮奔涌。十年,不过历史一瞬,于浙江海洋港口而言,却是一段破茧成蝶的征程。从各地港口的“单打独斗”到全省港口的“握指成拳”,从沿海一隅走向世界舞台,浙江海港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实现了从大港迈近强港的历史性跨越。

图片

这十年,是浙江海港“拾”级而上、屡创辉煌的十年。

我们推动宁波舟山港连续16年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全球第一大港”地位稳如磐石;

我们推动宁波舟山港港口连通性指数排名全球第二,跻身世界一流港口领先方阵;

我们推动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跃居全球第七,实现发展指数“五年四级跳”;

我们问鼎中国质量奖,实现浙江企业和全国港口企业“零”的突破;

我们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斩获实施方案评估最高等级“A+”,属浙江和国内港口行业唯一;

我们蝉联全国文明单位“七连冠”,文明底色愈加鲜明……

图片

回望来时路,十年辉煌并非偶然。

浙江海港的每一次突破,根本在于我们始终牢记嘱托的感恩奋进。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调研舟山时提出要“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亲自擘画浙江海港发展蓝图;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调研,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殷切期望,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整合全省港口资源的重大战略决策,组建浙江省海港集团,构建“一体两翼多联”港口发展格局;2020年,他再次来到宁波舟山港考察,并作出“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指示,为浙江海港注入了奋发图强的磅礴动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我们坚持改革发展、破除壁垒,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铸就了“一体化发展”的浙江样板。

图片

浙江海港的每一次攀登,关键在于我们令出行随的魄力勇毅。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推进重大工程,出台《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2023-2027年)实施方案》,明确“十大标志性项目”和“十项牵引性改革”,全面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聚合支撑力、辐射带动力;推动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内河航运特色优势持续发挥;批复《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与资源配置,在战略引领、机制创新、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坚实支撑,为打造港航高质量发展的东方范式筑牢根基。遵循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狠抓落实、聚力攻坚,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浙江海港的每一次跨越,源泉在于我们矢志不渝的团结奋斗。从整合融合到管理提升,从智慧建设到绿色转型,从开拓市场到优化服务,每一位浙江海港人以汗水与智慧,凝聚起向海图强的磅礴力量。我们持“改革”之斧劈波斩浪,持续优化体制机制;执“创新”之笔智绘未来,深入应用前沿技术,“2+1”智慧码头建设卓有成效;以“绿色”为墨点染山海,践行“两山”理论,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即便在三年抗击疫情、多轮贸易摩擦等多重挑战下,浙江海港、宁波舟山港依然以一年一大步、十年大跨越的斐然成绩屹立于全球港航潮头,铸就发展传奇。

图片

展望新十年,浙江海港更须向海图强。

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国际格局风云激荡,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十四五”圆满收官在望,“十五五”宏伟蓝图即将铺展;集团“双一流”建设正驶入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的深水区。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必胜的底气、奋进的豪情和实干的作为。

向海图强,尤需叩问初心、坚定信念。我们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港之使命”,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全球客户上践行初心使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双循环”、共建“一带一路”的宏大叙事中,找准坐标、勇挑重担,以“硬核”枢纽的更强担当,展现东方大港的“硬核”力量。

图片

向海图强,尤需振奋精神、凝聚合力。我们要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和“四千”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强基提质、锻长补短,用抓铁有痕的行动、实实在在的成果,不断擦亮浙江海港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让“优异”业绩的成色更足、分量更重。

向海图强,尤需担当作为、实干争先。我们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将改革创新进行到底。要聚焦生产增量增效、建设扩容扩能、产业补链强链、创新提质提效、治理争先争优、党建强根强基“六大攻坚”行动,勇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以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拓宽发展新境界,开辟“强港”新航程。

图片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下一个十年,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实的步伐,锚定“双一流”宏伟目标,在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服务国家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一往无前、勇立潮头,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