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随着副省长柯吉欣宣布开港,一列满载光伏板、日用百货等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81114次班列从浙江义乌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鸣笛启程,驶向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至此国内首个混行模式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开通启用,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开港运营,也标志着“浙江e港通”全国首个“三化两全”示范标杆站点正式落地,实现智能化、可视化、预警化,信息全程管控、全链追踪。
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国铁集团货运部副主任陈沛,国铁上海局集团总经理高松,省政府副秘书长施清宏,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成波,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宁波市副市长徐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汪东杰,省国资委副主任董正泉,杭州海关副关长王继蓬,金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志强参与见证或致辞。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叶帮锐发言,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市长温建飞主持。
高松代表国铁上海局集团对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开港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通过铁路运输实现陆港与海港的紧密衔接,将大幅提升义乌及浙江中西部地区的货物集疏运能力与效率。国铁上海局集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路地路港合作,开发更多精品班列和物流总包项目,补强软硬件配套,持续提升运输服务供给水平,努力为建设全国一流海铁联运示范基地、助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更多铁路力量。
陶成波在致辞时表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的投用,让“浙江制造”“义乌好货”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通达全球。省海港集团将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全球港航网络优势,创新迭代“第六港区”模式,加快推广“浙江e港通”,着力将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打造为功能全面、设施先进、效益显著的国际一流内陆枢纽标杆,为我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叶帮锐代表义乌市委、市政府以及全体义乌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项目建设、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人畅其行、物畅其流是开放义乌的重要标识。义乌将坚定扛牢“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探新路”的重大使命,努力在畅通集散、贸易、交流“三大网络”中彰显担当作为,努力为金华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注入强劲动能,为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贡献义乌力量。
据悉,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是由集团和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重要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一期甬金铁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投资27.81亿元,占地943亩,配套建设了铁路装卸作业区、集装箱堆场区、海关监管区、集卡停放区及场站办公区等功能区,初期设计年集装箱到发能力达66万标准箱。该项目的投用,构建起“义乌—宁波舟山港”高能级物流大通道,将显著提升海铁联运效能,强化区域辐射能力,为构建高效、低碳、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造海陆联动战略枢纽注入澎湃动力。
此外,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铁路场站自动驾驶试验区”,苏溪集装箱办理站构建了以“铁路装卸线远控轨道式龙门吊+堆场自动化轨道式龙门吊+智能平面运输车”为核心,融合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先进作业场景,开创了国内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