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双一流” | 创新驱动发展,智慧港口建设持续发力
发布日期:2023-01-31
来源:
1月30日中午,在桥龙林立、生产繁忙的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前沿,搭载着4台自动化双悬臂轨道龙门吊的“振华32”轮缓缓靠上4号泊位。从集团技信部获悉,除了这4台龙门吊,一季度还将有一批自动化设备陆续到港。届时,这些新设备将为宁波舟山港智慧港口建设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集团2023年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港口智慧赋能,深化“2+1”智慧化码头示范建设。作为集团“2+1”智慧化码头示范建设单位,梅东公司、甬舟公司持续扩大远控桥吊、远控自动化龙门吊、自动化轨道吊及智能集卡设备规模应用,挖掘智慧化设备作业潜能,探索系统融合和运行流畅的智慧港口建设路径;鼠浪湖公司围绕“实现离岛作业”目标,持续推进大型设备自动化远控升级改造和主副岛智控中心建设。目前,宁波舟山港已累计拥有智能桥龙设备超160台、散货智能大型设备超15台及智能集卡75辆。其中,梅山港区、金塘港区已初步形成远控自动化作业集群,分别实现了6路和2路作业全流程自动化运行,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堆场堆取和码头装船实现自动化作业,并成功完成离岛远控实船作业测试。

“在集团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要再接再厉,持续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这些大家伙,预计将于2月1日移至堆场。到时候,甬舟公司自动化轨道吊总数将达33台,占港区轨道吊比重超8成,智慧化设备规模也将迈上新的台阶。”看着新到港自动化双悬臂轨道吊缓缓驶上码头面,甬舟公司工程技术部副经理胡宗宝的眼中满是希冀。“自动化双悬臂轨道吊研究和应用”作为甬舟公司智慧港口建设的核心项目,目前已实现内外车道分离和集装箱在堆场的无人化收放箱,平均单机效率稳定在每小时25自然箱,并实现了“一控五”作业,较人工作业效率有了大幅提升。
集团2023年工作会议要求,加速构建无人驾驶水平运输体系,扩大远控及自动化设备规模,加快推进5G、数字孪生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优化智能集卡性能”“加快远控自动化设备调试投用”“完善智能巡检设备功能”……以“2+1”智慧化码头为代表,众多基层单位正在全领域全方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贯穿于港口生产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