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海港传捷报。一季度,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系统各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克服寒潮雨水等天气影响,保障港口物流运输稳定畅通,多家单位生产快报传来好消息,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全年港口运输生产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体”稳中向好
已投用8个集装箱泊位的梅东公司一季度增长势头迅猛,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9.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1%,其中3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7.2%。该公司及时跟进船舶抵港动态变化,持续做好精密智控,科学调配设备设施及人力资源,多次实现35路工班作业,加快了码头产能释放。
北一集司、北二集司、北三集司统筹考虑泊位、堆场密度、船舶装卸等因素,做精做细内部管理,持续挖掘自身潜力,运输生产稳中向好。一季度,北一集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6.6万标准箱,其中3月份完成35.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2%;北二集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1%;北三集司在航线调整情况下实现了3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的增长。
铁矿石码头积极满足客户需求,加大业务开拓力度,在数字化、智慧化港口建设的加持下也有不俗表现。一季度,鼠浪湖公司完成铁矿石接卸量超1000万吨、吞吐量超19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超15%和13%,均创开港以来历史新高;矿石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3151.8万吨,同比增长6.3%,其中完成铁矿石接卸量1759万吨,同比增长14.7%,实现首季生产“开门红”。
宁波舟山港持续发挥江海联运、海河联运、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优势,促进相关业务稳中有升。一季度,舟港公司持续推进江海联运中心建设,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129.8万吨,同比增长13.9%,创历史同期新高;地处甬江入海口的镇司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73.1万吨,其中电煤吞吐量149.1万吨,同比增长11.1%;铁司、国际物流分别完成铁路货运量698.9万吨、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17.2万标准箱,实现了同比两位数增长。
“北翼”嘉兴港务面对当地疫情态势,及时调整物流模式,采取以“海河联运为主,公路为辅”方式,全力与政府部门协调,畅通集卡物流通道,并在集团和股份公司支持下,得到了来自兄弟单位的驰援,有效缓解了人员紧张的难题。一季度,嘉兴港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8%,其中集装箱海河联运业务量14.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7.5%。
“南翼”温台两港,在持续巩固原有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新业务、新货种,推动浙南港口运输生产实现新发展,其中温州港首次实现海铁联运箱直航出海。一季度,温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950.4万吨,同比增长14.1%;台州港务完成货物吞吐量超440万吨,同比增长53%。
内河公司依托海河联运优势,大力开发集装箱业务,全力保障线路运力,优化提升各内河码头服务效率,保障外贸空箱优先卸船、重箱优先出船,持续打造“效益内河”。一季度,该公司完成海河联运外贸出口13493标准箱,同比增长170.8%,其中3月份完成外贸出口6525标准箱,同比增长119%,3月25日单日外贸出口达466标准箱,3项业务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省外的南京明州、太仓万方、苏州现代等单位一季度港口运输生产数据也呈现亮点。一季度,南京明州完成货物吞吐量452.9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3月货物吞吐量、货物接卸量分别为162.5万吨和98.5万吨,两项数据均创单月历史新高;太仓万方完成货物吞吐量288.1万吨,同比增长27.1%,其中3月份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吨;苏州现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